我们在思考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时看到这样的机遇:
(1) 具有高成长性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亟需跨界思维和资源来打通瓶颈;
(2) 慈善已从简单施粥的阶段发展到“授人以渔”的阶段,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更需要“赋能”式的帮助而非单一的资金捐赠;
(3) 有意愿去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的精英们在寻找系统的慈善学习机会和适当的参与路径;
(4) 多元跨界的社会精英带来帮助社会企业、公益组织成长的不同思路、点子和解决方案,激活了慈善领域的创新力。
基于这样的机遇,我们需要向前一步,共同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使有益的条件能得以融会贯通、成倍地放大影响力。
社会创新合作伙伴 (Social Venture Partners) 是我们在借鉴了公益创投模式后,于2013年成立,旨在通过投资于社会企业与公益组织的方式,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精英深度参与高潜力项目的发展与执行,并激发项目所在地的创新力、构建当地的公益创投生态环境。
一方面,我们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合伙人。他们在与被投机构的紧密联系和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理解社会问题并懂得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慈善家;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这些社会精英及其所带来的专业技能与社会资源,提升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的关键能力,使之成为拥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组织。两相结合,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公益创投网络,共同面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比商业投资所追求的财务回报,我们更加强调社会影响力方面的回报。我们所投资的社会企业或公益组织,其财务回报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短则5-7年,长则数十年;而即使有回报,这些资金也将被重新用于慈善领域的风险投资,而非投资人分红所用。另一方面,我们最看重的是社会影响力的回报。如果使用相同的投入,能比传统公益模式产生更大、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即被视为一次成功的投资。
在这样一个长期的耐心投资过程中,社会创新合作伙伴们 (社会精英) 要更加专业和主动地筛选投资项目,在对被投项目提供支持时,既要精准有效地抓住该项目的痛点,有的放矢地提供资金、技术和资源,更要耐心陪伴,还要时刻怀揣社会影响力于心。
合伙人在深度参与投资与投后管理的过程中,秉承“干中学”的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慈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经验,并借助我们所开发的慈善学习产品和创造的环境,共同成长。在深度参与中、在慈善学习活动中、以及帮助公益组织与社会企业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合伙人不仅可以让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资源有效注入非营利领域,更能深度理解社会议题与公益创投,逐渐成为懂得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公益领袖。如今,首先落地的北京项目已经拥有34位合伙人,共投资138万元人民币支持四个公益项目,累计投入1,012个小时参与投资流程、志愿服务和各类学习活动。
要做到时刻在干中学和关注影响力,实属不易。因此我们的合伙人最大的共性,就是拥有自我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懂得如何在这个由多元背景的社会精英所组成的平台中,保持向合伙人同伴和被投对象学习的动力和对创新型解决方案的好奇心。合伙人所要掌握的技能,不仅仅是如何选好一个投资项目,而是如何用战略性的投资决策,来长久可持续地促进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
因此,我们提倡共同学习成长的文化,不仅鼓励合伙人在“干中学”和相互学习,更提供一系列慈善学习产品供合伙人学习,其中既有实践型的学习资源,比如参观访学、投资理念分享等,也有思想建设型的学习方式,比如名家讲堂、慈善趋势解析等。
社会创新合作伙伴的核心在于两头:合伙人与被投项目的成长。围绕这两个关键点,一方面我们将致力于慈善学习产品的研发,打造基于中国国情和当地人特点的学习产品体系,吸引更多有社会关怀和做事精神的人加入,让社会企业家精神源源不断地注入慈善领域。另一方面,我们将持续投资于有成长潜力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让有意愿亲身参与慈善的人看到更多充满正能量的解决方案。目前,社会创新合作伙伴已落地北京和上海,期待未来有更多城市、更多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让社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