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Nee(埃里克·尼),《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这本杂志是全球社会创新领域最权威的读物之一,创刊于2003年。
Eric专注社会创新报道十余年。在他看来,“社会创新”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
“在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非营利组织和慈善组织一直是社会创新的主要载体。”“在中国,企业比非营利组织更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领导力量。”
文-SSIR执行主编Eric Nee
最近我接连访问了好几个国家,其中一件事在我的脑海中变得愈发清晰,那就是“社会创新”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这是我一直以来就有的想法。和世界各地的人见面和交谈得越多,我就越发坚信这一点。
这些差异体现在推动社会创新的组织类型上。在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非营利组织和慈善组织一直是社会创新的主要载体。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企业要么已经走在前列,要么很可能会成为引领社会创新的主力。
今年3月,我在北京大学参加了一场以社会创新为主题的会议(“模糊疆域”北大斯坦福中心工作坊暨招待会)。该会议由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主办,乐平公益基金会承办。前者是《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SSIR)的合作伙伴,后者是SSIR中文刊的发行人 。这是我最近几年第三次去北京参加这个活动。我惊讶地看到大量来自企业界的参会者,比在美国这类活动上能看到的企业界人士要多得多。
活动现场
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模糊疆界”。与会的商界人士中,有一部分是想更多地了解慈善事业。 但更多的参会者是想知道,自己所从事或者领导的商业活动如何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向善的力量。 因为在中国,企业比非营利组织更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创办一家企业要比创办一家非营利组织容易得多。 过去几十年,中国政府推崇市场经济,给予企业相当大的经营空间。相比而言,非营利组织和慈善的相关法律对这类组织可以参与的社会问题和筹资方式加以限制。 政府希望这些组织主要提供一些社会迫切需要的服务,例如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和社区服务等等。
然而,中国也是孕育众多社会型企业的沃土,其中包括了七家共益企业,以及许多正在走认证程序的企业。我参观过其中一家叫“众建筑”的共益企业,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门地区的一条老胡同里。众建筑会承接大型商业项目来维持企业运作,但他们还同时开发出了既富有创造力、又经济实惠的方法,对胡同里的老房子进行改造。胡同是北京许多老年人和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地方。
相信未来我会在中国看到更多像众建筑一样出色的由社会使命驱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