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R中文刊:我们需要共建一个网络型智库

11月23日,《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编辑部在苏州与读者见面。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SSIR中文刊主编与出版人沈东曙表示,SSIR不仅只是一本刊物,而是扮演网络型智库的角色,乐平基金会希望通过对这个智库的建设构建一个学习型社区。

SSIR中文刊:我们需要共建一个网络型智库

发布时间:2018-11-30 08:56:00

整个世界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文明冲突、环境挑战、技术变革,似乎在信息时代各种矛盾更加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集中看到一批创新的社会问题解决者,共益企业等跨界创新力量正萌芽蓄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简称“SSIR”)中文刊希望高效引进与创造社会创新知识,为新一代社会企业家提供知识资源和分享经验。

 

11月23日,《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编辑部在苏州与读者见面。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SSIR中文刊主编与出版人沈东曙表示,SSIR不仅只是一本刊物,而是扮演网络型智库的角色,乐平基金会希望通过对这个智库的建设构建一个学习型社区。

 

SSIR中文刊:扮演网络型智库的角色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简称“SSIR”)创立于2003年,由斯坦福大学PACS中心出版,素有“全球社会创新第一刊”的美誉。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引进《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是其唯一授权的中文出版方。目前,SSIR中文刊已出版4期。同时,乐平基金会还协同亚洲合作伙伴出版SSIR亚洲增刊,并于今明两年将陆续推出主题精选集。

 

图/《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04期封面图

SSIR汇集了世界各地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前沿研究等。对中国的社会创新者来说,它能指引趋势和方向,提供知识。

 

在沈东曙看来,SSIR不仅是一本刊物,而是扮演网络型智库的角色。“作为一个连接者,SSIR连接全球的创新者,连接社会创新领域的行业领袖,把他们实践中的智慧进行知识上的整理,继而变成可传播的经验,变成合作者的社区。”


图/沈东曙,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SSIR中文刊主编与出版人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联合主编李凡总结称,对于SSIR这样一个网络型智库,它需要解决读者的两大期待:一是国外的知识经验如何在中国落地;二是本土的社会创新实践能力如何提升。在李凡看来,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需要探索。“首先,引进国外知识落地中国,需要过滤一些信息,需要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案例经验;另外,除了将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更考验我们的是如何对这些案例知识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

 

“公益资本论”工作室创办人黎宇琳则认为,中国的社会创新者正处于迷航的状态,需要寻找一个方向。“我们的灵感从哪里来?我的判断是,打开视野看世界。通过SSIR这个平台,可以听不同的观点,关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动向,关心新青年的新思潮。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从未来的视角,再结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既温和,又能引领社会创新者前进的道路。”

 

 

读者:希望在SSIR看到更多本土案例

在与SSIR中文刊读者的交流中,有读者提出,该书介绍了许多国际前沿的方法论,但中国的社会创新者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本土性的问题,SSIR如何能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李凡回应称,SSIR只是一个入口。按照美国的做法,通过这个入口,他们会根据社会创新者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和工作坊等。“实践者遇到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工作坊具体讨论。”

 

此外,在这次活动中,乐平基金会针对读者进行了一次调研。从调研数据来看,79%的读者表示希望读到更多有关中国本土案例的内容。对此,乐平公益基金会计划在未来两年里解决本土化内容生产的问题,一个基于中文作者的跨界编辑部正在组建当中。

 

读者想要读到的本土内容包括:非营利组织如何进行市场化探索,公益和商业合作模式的本土优秀案例介绍;关于国内CSR生态圈的研究;对国内社会创新领袖的访谈;国外经验如何在中国的政策环境中有效落地。 ——摘自读者反馈表

注:本次活动是由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承办的平行论坛,该论坛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系列活动之一。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沈东曙、《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联合主编李凡、“公益资本论”工作室创办人黎宇琳、佛山市顺德区创新创业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陈嘉俊等参加了此次交流。

 

社会创新是一个全球化的理论,但它的实践却是高度本地化的。

 

在引入国外前沿知识后,如何有效运用于本土——这不是某个权威或专家就能回答的问题。它需要一线实践者、研究者们一同思考。

 

我们希望通过SSIR这个平台,构建学习型社区。我们非常期待参与者,尤其是已经形成一定的思考成果的参与者,可以在社群中分享你们的解决思路。


email不可为空email格式不正确恭喜,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