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乐见岛君 乐见岛 2019-07-19
作者|韩铃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研究员
这一两年,许多国内高校都吹起了一股“创新风”,跟过往偏重技术层面创新有所不同的是,最近的高校创新比较偏重社会、课程甚至是教育本身,我时常在朋友圈里能看到某某高校又搞了一个社会创新研习班,邀请了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分享他们在课堂上讲授社会创新的经验,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创新,而高校与社会创新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工作坊讨论,照片中左一韩铃、左二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联合主编李凡
6月28日,在乐平基金会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的推动下,来自中国、新加坡、日本、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国家接近一百人的参与者,在新加坡新达城(Suntec City)就高校与社会创新的话题举办了一个工作坊,期间有激烈的讨论,关于高校在社会创新中的角色,既有悲观的回答,也有乐观的猜想,而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与知识(knowledge)或技能相较,心态(mindset)是最更重要的。
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社会创新与教育:比较的视野。工作坊是亚洲公益创投协会AVPN(Asia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 )年度会议的一部分,由AVPN的会员针对特定议题自发组成,对公众开放。不少在非营利界的朋友都听过AVPN的名字,这是一个以媒合社会影响力投资、慈善团体、社会企业家和社会创新者为目的而设立的非营利组织,在2011年成立后, 在这几年间已经成为东南亚、甚至是亚洲慈善公益和社会创新圈的一股重要势力。
工作坊讨论
此次工作坊,我们给自己出了一个题目:如果社会创新这个领域正在成型,那么这个领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而高校又能透过什么样的方式培养训练这一领域需要的人才?如同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逐渐兴起的非营利组织论述, 花了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时间才影响了现在的高校教育(非营利研究中心、学院的出现),那么社会创新以及相关连的概念如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此一浪潮是否会带来另一波高校的转变?几位讲者的分享透露出了十分不同的讯息,我把这些讯息归纳成以下几点:
日本的两位讲者的观点略显悲观。日本著名私立商学院Globis任教多年的川上教授说明了他为什么要创办一个新的大学的原因,他认为在日本高等教育界的既有惯性(例如文理分科)很难打破,日本高等教育不鼓励创业精神,也很少推动创新教育,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仍旧回到原来的岗位,所以他创立的i University从第一年起要让所有学生同时得学习计算器、商学和英文,还有必修的企业实习课程,学校的教授也都从业界邀请,他希望所有毕业生都立志不被雇用(自己创业)。
川上慎市郎(Shinichiro Kawakami), Digital StrategyLLC 首席执行官、i University(i专门职大学设置准备室)副院长
基于同样的原因,小林校长设立了UWCISAK寄宿高中,创造一个社会阶层与国籍多样性的环境,让学生在大学前提早体验社会多样性,鼓励多样性融入来启发学生自发探索的能力,她认为这样才能培养亚洲的领导者,几乎所有学生都有奖学金,而奖学金来源则是透过上千位长期支持者固定的捐款。 两位日本的讲者都对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能否带来真正社会创新人才抱持着怀疑的心态。
小林りん(LinKobayashi),UWC ISAK 日本 创办人与理事长
与日本的两位讲者相比,新加坡国大与管理大学的两位讲者相对乐观,新加坡国大创业中心的执行主任介绍了已实行多年的国大海外学院计划,每年将三四百位征选出来的大学生送到合作地区(硅谷,纽约,北京,上海,深圳,慕尼黑, 斯德哥尔摩,多伦多等地)的企业或高校实习,回国后再进行辅导,在过去几年国大的孵化器已经成功的培育出一些知名企业。管理大学连氏社会创新中心主任则着重介绍了他们中心如何通过研究项目与政府的合作调查重要的社会议题,再透过议题举办黑客松(hackathon), 并与一些亚洲高校举办短期参访营队,以及出版了与社会创新有关的刊物。
张宝财(Jonathan Chang),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与国大海外学院 执行主任
何汉平 (Han-Peng Ho),新加坡管理大学连氏社会创新中心(Lien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主任。
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究IAFOR中心资深研究员、《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联合主编、乐平国际顾问李凡提出,如同情心、好奇心等影响深远的素质和心态可以从小培养,不一定要等到大学。这些都是贯穿终身的品质,它既不仅体现在正规教育之中,也不止于正规教育结束之时。“与所需技能相比,社会创新发展面临的许多挑战似乎首先来自思维定势。”李凡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跨越国界,将社会创新推向更高的水平?
沈东曙,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首席执行官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沈东曙则强调,在新的世界经济和随之而来的变化之下,需要新的投资模式、筹资模式和收入模式来应对变化和保持创新。“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能让合格的教师进入教育领域,并给他们优厚的报酬,使他们能持续留在教育领域。”沈东曙还谈到了在筹资模式方面的变化,“现在,通过众筹可以从中产阶级那里筹集资金。在新经济环境下,我们必须摒弃一些旧的模式/做法/思维模式,本着社会创新的精神,发展和采纳新的模式。”
我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李镇邦助理教授的顶尖大学研究则凸显了目前高等教育与社会创新间的几个特色,首先无论是美国排名前两百名的大学或是亚洲百大的高校,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与企业创新相关的校内组织,其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的美国高校成立了社会创新相关的校内组织,并且有一定数目的学校设立了专属课程、甚至是学位(本科或研究生),亚洲方面韩国与香港的高校是设立社会创新中心最多的国家(各三个)。然而在课程与师资方面,与美国相比较亚洲的高校显现出了高度的不足,社会创新(甚至相关连的如社会企业)的师资非常有限(不到三十位),而美国则有多达接近三百位师资,进一步反映到教材与课程上,由于研究者与师资的不足,亚洲的高校缺乏来自于本地的相关教材、研究案例或是一般性的书籍,大多仰赖西方学术界的材料。我们的初步建议是为了提升亚洲高校自主提供社会创新相关课程的能力,必须有本地的教材与书籍。
李镇邦,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兼任教授
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与知识(knowledge)或技能(skill)相较,心态(mindset )是最更重要的,有几位新加坡的朋友隐约地提到了如果高等教育界还是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态度(以考试分数为重),那么在高校推动社会创新教育或是创业者教育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当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害怕告诉学生勇于尝试不要怕失败时,那么要培养出真正具有创业者精神的社会创新工作者来说就是件遥不可及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非但不是社会创新的摇篮更可能是阻碍。亚洲作为新势力的崛起,更需要考量教育作为一种创变手段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够培养出拥有“未来思维”(future mindset)的领导力。
附,六位讲者背景及演讲主题:
川上慎市郎(Shinichiro Kawakami);CEO, Digital strategic; i University(i专门职大学设置准备室)副院长,i University致力于创业者精神的培养。
题目:“Challenges to Accelerate 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日本高等教育在加速创业精神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小林りん(Kobayashi)UWC ISAK 日本 创办人与理事长。日本轻井泽世界联合学院(UWCISAK)成立于2014年,是日本唯一一所全寄宿制的国际高中,学校也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
题目:“Education for the Next Generation-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给下一代的教育:变革型领导力)
Jonathan Chang(张宝财),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NUS Entrepreneurship Centre)与国大海外学院 (NUS Overseas Colleges)执行主任。
题目:“Innovation& Impact: The NUS Enterprise Story”(创新与影响力:国大企业机构的故事)
Han-Peng Ho(何汉平),新加坡管理大学连氏社会创新中心(Lien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主任。
题目:“Creating Pathways for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 Meaningful Impact”(创造变革教育与产生有意义影响力的途径)
韩铃(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研究员)
李镇邦(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兼任教授)
题目:“Teaching Social Innovation: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Innovation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社会创新教什么:高等教育与社会创新的北美与亚洲比较案例)分享了过去两年进行中的世界三百所顶尖大学如何在校园内推动(社会)创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