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乐见岛君
我们追求一种商业向善的全球经济。共益企业以社会目标为导向驱动商业,让企业不仅为股东(shareholders)谋利,还服务于其他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s)。
——节选自共益企业相互依存宣言
一种称为利益相关方驱动的新型经济(stakeholder-driven economy)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被要求像重视他们的股东一般去重视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毫无疑问,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信,如果在员工、消费者、投资者、社区和决策者等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连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财务上取得成功,也能够帮他们提高社会影响力。作为利益相关方驱动的新型经济的一股领导力量,共益企业(Benefit Corporation, 简称B-corp)追求不作恶,并致力通过其产品、实践和利润惠及于所有利益相关方。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共益企业中国倡导团队,在中国建立利益相关方经济的浪潮中起到了召集者、赋能者和加速者的作用。共益企业中国倡导团队旨在汇集具有共同价值的合适人才和资源,支持创建变革的机会,并通过系统和结构化的方法推动共益企业浪潮。
为了进一步凝聚我们的力量来实现目标,我们在6月27日举行的AVPN2019年年会中组织了一场讨论会。富有远见的共益经济先驱者们从亚洲出发,会聚在新加坡共同探讨各自经济体的先驱实践,以及通过跨区域合作来驱动共益经济的可能性。
本次对话的主持人、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沈东曙先生,以“为什么是亚洲,为什么是现在”为主题发表了开幕讲话。沈东曙指出,在全球来讲,亚洲堪称创新速度最快的地区,而且不断推陈出新——比如亚洲就正在塑造互联网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总的来说,亚洲创新的规模是无限的。
沈东曙,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首席执行官
比如在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消费者对新技术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以及企业创新的意愿都异常高。在这个高度互联的时代,中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与政府和民间组织紧密合作的竞争压力,以支持更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
Root Impact的全球合作负责人HKelly Shin认为,在韩国,政府和社区在建立适合社会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政府的支持下,Root Impact和类似机构起到了召集利益相关方的作用,他们通过将一群创变者(changemaker)聚集到一起,促生创变者文化,在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HKelly Shin,Root Impact 全球合作负责人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首尔市圣水洞的一部分变成了“圣水社创谷“(Seongsu Social Venture Valley),成为了2000多位社会企业家和250多个社会企业的大本营。”圣水社创谷“ 的独到之处在于有意地把以使命驱动的公司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此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帮助这些社会企业更快地调动资源和人际网络来加速创新。
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企业成功的核心,对于像达能这样的跨国公司也不例外。由Tirto Utomo于1973年在印尼成立的达能-水(Danone AQUA)目前是印尼国内最大的瓶装矿泉水和饮料生产商。2018年初,该公司还成为印尼第一家获得B Corp认证的快速消费品公司,这是对于他们在商业向善方面贡献的认可和嘉奖。正如该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Karyanto Wibowo所提出的,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与客户、零售商、分销网络、社区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在每一步都创造积极的影响。他们希望通过经营企业为该国面临的多种社会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例如获得洁净水、营养不良、赋予妇女权力、接受教育,以及最重要的废弃物管理等。
达能-水 可持续发展总监 Karyanto Wibowo
印尼是向海洋倾倒垃圾的最多的大国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达能-水迈向了100%循环的旅程。从1993年起,他们就积极推动多项塑料回收计划,他们每年能够通过6个回收业务部门收集12000吨塑料瓶,并使用25%的回收材料制作自己的水瓶。达能-水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所有产品中都含有回收材料的公司。
据《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联合主编李凡女士的介绍,日本长久以来就有一种包含共益经济精神的经营哲学“三方好“,既买方好、卖方好、社会好。不过,随着商业环境的复杂化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这三方利益体的边界变得模糊。基于“三方好”这样一种模糊经营哲学的商业实践似乎不再适合现代经济。联合国的17项SDGs目标,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来帮助企业明确、识别和处理与其优先议程相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最近通过教育、公共宣传和多媒体广告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努力,建立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以期解决日本面临的一些紧迫和威胁的问题,如人口迅速老龄化等。
李凡,《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 联合主编
作为前企业高管和现社会企业家,Thomas Ng先生认为,在新加坡,改变的主要推动力和韩国相似。同行社区及与政府的紧密联系建立了一个更有利于共益企业公司及其社群成长的环境。在企业界摸爬滚打了25年后的Thomas,成为了一个以使命为驱动力的社会企业家,创立了Genashtim,这个连续三年获得“最益世界奖”的共益企业。Genashtim致力于通过在线学习来帮助难民和残障人士。他坚信企业家可以两者兼得——在做好事的同时获取经济回报。
Thomas Ng,Genashtim 创始人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产生重大影响并不容易。然而,对他来说,使用像共益影响力测评工具 (BIA)这样的影响度量工具使他能够衡量自己能够管理的事物,甚至帮助他的企业创建了一条持续改进的道路,他相信这条道路最终将使Genashtim在财务上受益。
Thomas Ng 不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者和实践家,他还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共益实验室的创始成员(B Lab Market Builder Singapor/Malaysia)。新加坡/马来西亚共益实验室旨在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社区。拥有相似理念的企业家、投资者、学者和学生、政策制定者一起在这个社区里寻求一种新的经营哲学,一种更好地造福人类和地球的经济模式。
虽然亚洲各国对建立共益经济的理解程度和实践方法各不相同,但共益企业的精神却如一根重要而无形的线,将拥有一致信念的跨区域伙伴用信任串联了起来。与会的伙伴们有一个共识:我们需要一个跨国平台来分享知识、交换资源和好的做法。
我们相信,想要有效地进行社会创新,不仅需要组织和行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也是必要的。跨境伙伴关系使各国能够确定新的增长机会,并调动资源应对共同挑战。
乐平基金会于2015年成立的东亚社会创新网络(EASII) 就是这样一个跨国平台,该平台正致力于推动“利益相关方经济”的形成。在东亚社会创新网络中,共益企业中国倡导团队是一支有生力量,该团队自2017年成立,由乐平基金会孵化培育,并获得了共益实验室(BLabGlobal)的认证。
共益企业中国倡导团队希望通过从建立社区到构建一个生态系统来实现利益相关方驱动的经济,致力于用多样的策略和方法来激励利益相关者们,与他们互动并为他们赋能。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消费者、投资者、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行业的从业人员、企业、学术界、第三方中间商和公益组织。我们目前的计划主要围绕三个项目: B Generation(共益青年), Building Better Business Workshop (“建立更好的商业”工作坊)以及B the Change Festival (创变嘉年华)。
亚洲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社会创新之星,极有可能会成为解决当今世界最紧迫的城市、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创新高地。鉴于每个国家都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我们希望通过跨境合作,来实现从股东至上到以利益相关方为中心的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